我國能源發展的主要矛盾已經由保障供應向更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用能需要轉變,由人民群眾‘用得上’向‘用得起’‘用得好’加快轉變?!?*****能源局監管總監李冶日前在2018年能源大轉型高層論壇上致辭時如是說。
專家表示,能源是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對******繁榮發展、人民生活改善乃至社會長治久安至關重要。當前,傳統能源領域投資仍然占大頭,能源互聯網、充電基礎設施、儲能、能源大數據等新模式新業態的投資還比較薄弱,能源發展對周邊產業帶動的引擎作用還有待加強。不論是傳統化石能源還是新能源,開發利用的經濟性都需要進一步提高,能源消費的利用效率以及結構水平也需要進一步優化提高。2017年,我國單位GDP能耗是******平均水平的1.5倍左右,是發達******的2倍左右。盡管這些年我們煤炭消費的比重在逐步下降,但占比還是偏重。在能源出口方面,主要還是BOT、EPC等模式,以資本和工程走出去為主,真正自主化的高端技術、裝備、標準走出去的還不多,附加值還比較低。
他進一步指出,隨著向******建成小康社會邁進,人民群眾對能源的需求日益旺盛,呈現出個性化、多樣化、智能化、便捷化的特點,能源發展必須要在解決“好不好”“優不優”上下更大功夫。
如何做好新時代能源高質量發展這篇大文章?
李冶指出,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要做到六點:一是實施非化石能源可持續發展工程,積極發展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和生物質發電,************發展核電,下大力氣解決清潔能源消納問題。二是實施化石能源清潔******開發利用工程,加快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積極穩妥做好煤炭去產能,科學推進煤炭綠色******開發利用,持續推動油品質量升級。三是實施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工程,積極推進跨省跨區輸電通道、油氣管網、LNG接收站項目等建設,加強管網互聯互通。四是實施能源系統補短板工程,加快建設一批天然氣儲氣調峰設施,積極推廣煤電參與調峰靈活性改造,扎實推進抽水蓄能電站和儲能項目建設。五是實施能源改革創新工程,深化電力、油氣體制機制改革,大力推動能源科技創新,積極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多能互補、新能源微電網等示范項目建設。六是實施能源綠色消費及惠民利民工程,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大力推進北方地區清潔取暖,扎實推進農網改造升級和光伏扶貧工程,有序推廣燃料乙醇。